绵阳市2022年中考政策解读
今年中考政策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但略有调整,概括起来为“五不变”和“五微调”。
五不变
总体安排基本不变
中考工作大致时间安排是3月上旬组织中考报名和志愿填报,3月下旬组织艺术考试和英语听说考试,4月组织体育考试、实验操作考试及艺体特长生专业测试,6月组织文化考试和招生录取。
为让学生集中精力准备文化考试,所有考查科目测试都在四月底前完成,五月份留给考生复习和备考。
网报方式基本不变
为避免学生重复报名、填报志愿和采集信息,确保基本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保密性,今年继续统一采用网上报名系统,将报名考试与志愿填报结合起来,即将选考体育项目、英语听说能力测试、艺术科目考查、实验操作考试、文化考试的报名与中考志愿填报同步进行,同一时间使用同一系统进行网上填报。
志愿批次基本不变
今年,普通高中志愿仍然分为五个批次。其中,第一批次1个阶段,包括2所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第二批次分3个阶段,包括12所民办普通高中;第三批次分2个阶段,包括5所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第四批次分2个阶段,包括9所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第五批次分1个阶段,包括5所其他普通高中。
考试组织基本不变
今年中考仍然实行全科考试,总分为900分。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五年制高职专科招生考试同题同卷一并进行。
语文、英语笔试、历史与社会、数学、科学安排在6月11-12日,其他科目均在4月底前完成考试。
录取注册基本不变
全市公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均由市教体局统一划线、统一录取、统一注册。
三年制中职学校招生录取划线由市教体局职成科和市教育考试院统一负责,以市上统一招生录取为主,学校自主招生录取为辅,采用现场录取。
五年制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由市招委拟定,招生录取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录取。
职普融通班招生录取由市教体局职成科和市教育考试院统一负责,流程按照三年制中职学校实施。
五微调
志愿填报个数有微调
我市充分尊重考生的意愿,今年确定每名考生填报2个以上志愿即可。
普通高中学校数量有微调
今年全市共有33所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其中公办学校21所、民办学校12所。也就是说,新增民办普通高中3所。
体育考试方式有微调
今年体育必考项目全部采用智能化设备进行测试,从考生识别、项目测试、成绩换算、上传云端等,都不再使用人工,标准尺度更统一,人为因素也减少。
高考加分政策有微调
根据四川省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方案,从2025年起,享受民族地区加分考生的资格条件由高中阶段在实施区域内具有连续三年完整户籍,调整为高中阶段在实施区域内具有连续三年完整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不再享受民族地区加分。
高考时申报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和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除高中阶段必须具备在实施地有连续三年完整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的资格条件外,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也必须具备当地户籍。
普职融通规模有微调
今年,全市共有9所学校开设普职融通实验班,每个县市区均开设1所,并严格按照市教体局印发的《关于推动普职融通育人模式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执行。
《意见》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开设普职融通实验班
支持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相互借鉴育人优势,采取结对方式举办一对一普职融通教育实验班。每年3月底前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按程序上报开设普职融通教育实验班请示,报市教体局审核批准后,列入对口普通高中普职融通实验班招生计划,注册中职学校学籍,在中职学校就读。实验班既开设普通高中文化课程,又开设中职学校专业课程及专业实习、实训等,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优质发展。
支持普通高中学生自愿转入中职学校就读
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籍管理规定。普通高中学生可在高一或高二上学期结束前,申请转入中职学校就读。经转入、转出学校同意并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上报市教体局,市教体局按学籍管理规定为拟转入的学生办理中职学生学籍注册手续,注销其普通高中学籍。普通高中学校要尊重学生及家长的意愿,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自愿选择职业学校,不得限制学生自主选择到职业学校就读,也不得强制学生转学分流到职业学校就读。
支持职业学校学生选择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普
职融通教育实验班学生在达到相应条件且表现良好的情况下,可在参加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全市教学质量测试成绩出来后,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提出申请,申请转入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须达到以下条件:参加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全市教学质量测试,测试总成绩进入B优段,或者总成绩进入该校普职融通实验班全部学生的20%以内。根据学生申请及教学质量测试成绩,由中职学校会同对口普通高中学校共同研究、确定转入对口普通高中就读学生名单并通过学校网站、校园公示栏等公示至少5个工作日后,无异议后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市教体局核准同意。中职学校学生转入对口普通高中后,由市教体局注销其中职学籍,纳入对口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转入对口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一律不再允许转入其他普通高中。普职融通教育实验班学生未达到转入条件的,可继续参与普职融通教育学习,并以职教对口升学教育为主。
上一篇: 2022年德阳中考招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