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经贸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为“东莞劳动大学”,后改“东莞五七大学”,1981年经东莞县政府命名为“东莞县农业技术学校”,2003年更名为“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2011年与同为“国家级重点”的东莞市职业技术学校合并,成立了新的“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分校本部和莞城校区,占地总面积159亩,建筑面积107800 平方米。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外聘专家及能工巧匠35人,专任教师293人,其中有16位骨干教师是省市级导师、名师和专家,研究生学历65人,本科以上学历达99.3%,高级讲师101人,专业课教师155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30人,占83.8%;专职实习指导师18人,全部持有高级职业资格证。
近几年来,学校依托珠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顺应东莞打造“商贸经济带、物流经济带、园区经济带”的新形势,对接产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对接职业岗位标准构建集群式课程体系,打造了一批在省、市具有较大影响的专业。
校本部主打财经商贸类专业,莞城校区主打信息技术类专业,形成了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核心、信息技术类和旅游服务类为骨干、文化艺术类为特色、公共管理与服务类和教育类为辐射面的专业群。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大专业已建成广东省的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及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已建成东莞市的骨干专业,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被确定为广东省中职学校课程改革试点专业。学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出一批校本精品课程和教材,较好地适应了东莞就业市场的变化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
学校先后与实力雄厚的“中海物流”等几十家知名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双元联合培养”模式是校企联合育人的一大亮点。如“东莞宾馆班”,企业作为育人主体,全方位参与计划、课程、教学、实训,将原有的“订单培养”推向校企联合培养的纵深、长效合作。学校全面推行“2+1”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每学年都有1000多名学生顶岗实习。学校还把“企业”引进校园,组建生产流水线,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入车间轮流培训,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学校以五大骨干专业为主导,各专业深入开展渐进式全程实训教学、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实验,让学生在全真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学习,实现了教、学、做合一。“专家进学校,师傅进课堂,教师下企业,学生上岗位”,以岗导学,成为各专业课教学的主导模式。企业赞助学校每年举办一届“技能节”,并派员参与现场指导,在各类技能竞赛活动中选拔人才,为学生展示技能、选择就业搭建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