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56年,是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单位、淄博市重点高中、淄博市全国千所示范性高中首批创建单位。学校教学设施齐全,现代教育技术市内领先;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思路开阔,与马来西亚思特雅国际大学合作成立的淄博中马英伦学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首批毕业生前往马来西亚思特雅国际大学就读。为扩大办学规模,沂源一中建设了新校。一期工程耗资1.4亿元,有114个教学班,学校现有在校师生超过7000人,有全县最好的教学设备,所有建筑和设施均按国家示范性高中标准建设和配备。学生成绩优异。
硬件设施
沂源一中于1997年就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下设课件室、网络中心、电视节目制作播控中心、声像软件资料库和声像阅览室,配备专职人员,制定规章制度。沂源一中率先实现了教师一人一机,在每一口教室里都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投影机、大屏幕和实物展台,把每一个教室都变成多媒体教室,组建学生网络教室,接通宽带网,真正实现多媒体技术进课堂。
加大软件建设的力度,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发网络资源,构建音视频资源平台、学科微教学单元库、网络学院、"学习平台"、"研究性学习支持网"、积件组合平台等教育平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探讨教育教学方式新路子,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01年全市"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现场会、2002年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场观摩会在沂源一中召开。
现沂源一中占地480亩,有教学楼三座,实验楼四座,图书馆一座,行政楼一座,宿舍楼近十座,后勤服务楼一座。并有塑胶操场两座,标准足球场两座,篮球场数十座,网球场。教室内均配备有微机、投影仪、全景摄像头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实验室各种器材完备、先进。
师资力量
沂源一中先后培养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省级教学能手、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30余人,市级以上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若干人。教师编著书籍17部,其中1部被列为教育部教师培训专用教材,发表或获奖论文数百篇。一项发明获国家级专利,并先后荣获“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成就奖”、“2001香港国际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承担了8项国家、省级教研课题,有百余项校本教研课题荣获省教科所、省教育学会优秀教研成果一、二等奖。
这不仅源于多年来各级领导的特别关爱和县人事分配制度上对一中的倾斜,也来源于一中自身的队伍建设。沂源一中队伍建设坚持从干部队伍建设抓起,以师德建设为主,实施分层次培养。以靠制度约束、靠群众监督、靠学习提高、靠树形象来带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加强师德建设;实施分层次培养计划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积极开展教师业务培训,深入实施名师工程,落实“入门、合格、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专家”成长计划,充分发挥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头作用,使优秀教师岗位成为最吸引人的岗位,真正形成人人争当名师的氛围,积极推进中青年骨干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省级花园式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省创安工作先进单位”、“省生物、物理、化学奥林匹克优胜学校”等20余项省级荣誉称号。
沂源一中是一所市重点高中、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单位,也是该市两所首批创建全国示范性高中学校之一。它已不仅仅是我县教育工作的一个窗口,也是我县综合实力的代表,一直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原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来该校视察指导工作。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为学校题词:“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合格人才”。
沂源一中建校近50年来,经过几代一中人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团结、奋进、严谨、求实”的良好校风,在“方方面面讲规范,项项工作创一流”的办学原则指导下,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质量,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在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都形成了成熟的经验,其中大多已成为我县高中教育教学的基本模式,并且很好地发挥了师资培训、设施建设的基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