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四中是海阳市级重点高中。创建于1957年,1979年被确定为县重点高中,原校址在小纪镇驻地,2001年9月搬至东村原海阳中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址,2007年搬至原东村初中校址,学校投资千万余元,改造了餐厅,建造了气势恢宏的规范化学生公寓大楼,另一座综合实验大楼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建设中;在强化标注化校园建设的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仪器,每个班级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个教职工都配有一台办公笔记本电脑。现如今拥有两座教学楼、一座办公楼、一座实验楼、一座学生公寓,一个标准田径赛场和篮球场,校园布局合理,动静分明,分为教学、生活、运动、综合服务四大区域;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草遍地;整个校园宛如一幅优美校园风情画。学校现有教职工200余人,在校生2600余人,48个教学班,达到了山东省教育厅提出的重点高中的最佳规模。
海阳四中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半个世纪的磨砺,积淀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底蕴。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才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厚德,博学,尚美,笃行”为校训,以“文明,朴实,合作,进取”为校风,以“博学乐教,厚生善导”为教风,以“乐学善思,明理强能”为学风。早在八、九十年代,四中人就以纯朴的优良品质和出色的成绩,成为山东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时代虽已变迁,但纯朴的品质却被四中人完全地、一以贯之地传承了下来,并能融合时代精神,形成优秀的校园文化。
自四中建校以来,海阳四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可持续胜任的教师,创办可持续攀高的学校,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为办学宗旨,牢固树立大安全观和大质量观,学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轨道,内部发展潜力得到深入挖掘。学校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把全校分为南北两部,每部各有三级,缩短管理链条,做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同一级部一分为二,合作中有竞争,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质量。
学校始终致力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全力实施“名师兴校”战略,注重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教师不仅要靠学识魅力感染学生,更要注重教师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影响学生。为此学校制定了《海阳四中教师教学行为十不准》《海阳四中教师教书育人十项承诺》等。学校在抓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按照“朝朝暮暮抓细节,历练良好习惯;岁岁年年抓养成,铸就优秀品格”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以知识启迪、以榜样激励、以真情感染、以制度规范”的德育纲领,实行了“全盘细化,全面量化,全员监督,全程评价”的保障措施。学校通过开设《修身礼仪》《百善孝为先》《弟子规》等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孝道教育,理想教育。学校每学期由政教处、团委定期组织开展“日常行为教育月”和“爱我校园,争做文明中学生”“‘感恩’主题教育”等主题活动,学生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意识明显增强。认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成立了绘画、声乐、田径训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成立了文学社;定期举行秋季田径运动会、篮球赛、校园艺术节、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施展才华创造了科学的空间。加大学生自治组织的建设,成立了学生会,下设纪检部、文体部、宣传部、宿管部等组织,重点做好学生相互监督、相互帮助,达到兵练兵、兵帮兵、兵强兵的效果。学校还在校园内办起了阅读之窗、书法之窗、艺术长廊等。每班教室三面墙是黑板,设立了文化栏、自主创新栏、群群星闪耀栏等,整个校园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