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一中,始建于1906年,迄今已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现为全国文明校园、湖南省示范性高中、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北依资水,西傍会龙,校园古木参天,绿瓦红墙,环境幽雅,书声琅琅,是益阳市基础教育的龙头学校。
益阳市一中1906年由挪威人创办,是湘北地区最早的一所完全中学,百年办学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和特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了万千计的杰出人才。 [3]
学校地处城市中心,是市政府直管的重点中学,与国内外大中小学校广有联系。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小语种定点招生学校。
2017年11月,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益阳市一中的师资力量在全市所有中学中是最强的。早在80年代初,市教育局就从全市抽调了50多名最优秀教师集中到市一中教学。近10年来,学校在全市重点中学中考录了近百名教学水平突出的教师到学校任教。市一中招聘教师非常严格,要经过三关,一是考试关,二是试教关,三是试用关。学校现有在职特级教师郭尚龙、张先珍、许凤仙、石灿威、肖军辉5人,高级教师120多人,占全校教师的75%,教师中有国家、省、市级学科带头人30多名。有以张先珍为代表的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30多名。2007年益阳市第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评选,学校校长被评为名校长,6名教师分别评为名班主任、名教师。名优教师之多,列全市之首。近两年我校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成绩喜人,陈琼华、聂蕾、蔡炜、李志宏、吴立彬、庄国宏、甘健、周国荣等教师参加省级教学比武荣获全省第一名。市一中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高,在全省十大名校联考命题中多次获得好评。学校被市教育局定为全市课程改革示范校。
办学成果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学校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共计107人,每年都有3人以上。2001年,学校有6人考入北大、清华。2005年,学校高考600分以上的学生73人,居全省第三。2006年,高考600分以上96人,邱灿峰、蔡柱、盛朗晴被清华大学录取,2007年郭薇、李燕茜、曹皓轩考入北大、清华,郭薇获全市文科状元。在特长生培养上,我校独领风骚,2006年有陶思敏、胡励娟、杨凤仪、杨皓琦获省三独比赛一等奖,被保送进大学,2007年有吴文慧、欧阳蕾、胡励娟三人获省一等奖,获得保送进大学的资格。奥赛培训:2007年我校有7个省二等奖,2008年,张一山,邓羽皋分获省物理、数学一等奖,被保送入清华大学;文学培训:2006年毕业的文雅娟出版了小说《碧海幽灵》,2007年毕业的漆一枝成为全省最年轻的作协会员;科技创新:2007年学校蒋雨新《洞庭湖生态调查》获省一等奖,曹璐获日本环境地图竞赛国际金奖;在研究性学习中,2009年我校学生有三个课题获省一等奖。美术、体育人才更多,每年有50余名学生考上大学。2007年田径同学在全国定向越野比赛中获中学女子组第一名,卜伯遒获省青少年运动会110米栏第一名。每年因体育竞赛成绩优异而高考加分的学生有十多人。我校还是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贯彻体育条例全国先进单位。2009年高考荣获六项全市第一:考入清华大学2人、北京大学1人,居全市第一;600分以上34人,居全市第一;一本、二本上线率居全市第一;文科前10名,占6人,居全市第一;理科前10名,占4人,居全市第一;文理科前100名,占57人,居全市第一。
益阳市一中学生学习自主,兴趣广泛,个性飞扬,成绩优秀,特长明显,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这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我们培养的目标。他们高分高能,在大学彰显能力,倍受赞赏。每年学校都要收到全国多家著名大学发来的信函,感谢为他们输送了优秀人才。我们今后将继续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集英才而教之,培养创新人才,服务本土,回馈社会。
学校荣誉
学校培养出来的运动员在国际、全国、省、市各级比赛中获金牌284枚、银牌324枚、铜牌361枚,其中健将级运动员3人,一级运动员15人。学校获全国、省级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奖8次,有6位教练员先后14次获全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个人称号。
2017年11月,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2020年12月15日,被确定为“2019-2020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