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吉县中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永吉县职教中心(以下称职教中心)是永吉县域内唯一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是一所融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机构,省级重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96人,其中外聘教师15人,“双师型”教师53人;在籍学生922人;学校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目前,学校已形成“一校三区”办学格局,即以综合性专业为主的主校区、以汽修专业为主的水电东校区、以涉农专业为主的岔路河西校区,开设学前教育、焊接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计算机应用、美术绘画、机电一体化、畜牧兽医、物流管理、食品生物工艺等11个专业。
二、永吉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做好招生工作,在校生人数创新高。教育局一直将中职学校招生工作当做重点工作来抓,2014年至2016年,职教中心招生人数分别为195人、244人、282人。在初中毕业生人数逐年减少的同时,我县保证了中职学生入学数连年递增。2015年职普比为1:7;2016年职普招生比为1:5.9,职业学校在校生比重加大。近几年,职教中心在办好原有中专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寻求与知名高职院校合作,开展联合办学,以出口带动入口,促进招生工作。2016年职教中心中高职衔接班满额招生,为省内唯一,受到省厅嘉奖。2017年职教中心与五所高校联办八个专业的“3+2”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班,招生261人。职教中心目前在籍生922人,设有11个专业,18个教学班。在校生人数为历史最高。
(二)增加投入力度,办学规模扩大。我县一直坚持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2015年教育经费拨款1624万元,2016年学校教育经费拨款1942万元,是上一年的1.2倍,增长19.58%。认真落实国家免学费政策,近年来享受国家免学费学生比例均为100%。认真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严格按照在校生人数的15%比例核准。2015年春季在校生数为234人,享受国家助学金学生数为35人;2015年秋季在校生数为334人享受国家助学金学生数为50人;2016春季在校生数为276人,享受国家助学金学生数为41人,2016年秋季在校生数为503人,享受国家助学金学生数为75人。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职教中心目前生均建筑面积43.7平方米,生均图书 65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20万元,计算机总台数169台,百人台数18.3台。满足了教学实践的需要,基本上达到了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要求;建成焊接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室、钢琴室等28个实习实训室,实训基地建筑面积7256平方米,生均14.43平方米以上;实训基地占地面积16205平方米,生均32.22平方米;实习仪器设备总价值520万元,在校学生529人,生均仪器设备0.63万元以上,实习实训装备足,标准高。
(三)加强德育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职教中心创立“三立”教育思想,并以“以经为宗,达材济世”为办学理念,树立明确的校园精神核心文化。举办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和专业竞赛,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教育和熏陶。并发挥教师特长优势,开设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特色课程,包括绘画课、钢琴课、街舞课、陶艺课等,每周一课,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学习掌握多种技能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与归属感。
在课程设置上,职教中心紧贴企业对技能人才实际需求,以提高技能教学实效为突破口,加大实习实训课的课时比重,强化专业技能培训。每周文化课占课时比重的26%,专业理论课占课时比重的20%,实践课占课时比重的54%。这样的课时结构更加合理,人才培养效果更好。近三年来,职教中心师生在各级技能竞赛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17年上半年,在省级焊接专业技能大赛中两名学生分获一、二等奖;在省物流职教集团组织的技能大赛中,物流专业19名学生参赛,最终前20名获奖选手中,职教中心占16人,包揽了7个一等奖。
为确保学生就业质量,建立了系统的学生就业管理工作制度和学生顶岗实习等相关规定。几年来,与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长春双龙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学生就业安置协议。有效地保证了毕业生能适时稳定就业,就业率连续几年均在96%以上。
(四)注重教师培训,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职教中心现有教职工98人,在编教师81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市级专业带头人9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技师5人,高级技师3人。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48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90人,占教师总数的91.8%。做好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是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关键。职教中心与多家企业签订协议,建立起教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下企实践。2015至2016两年共有11名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期间下企实践,每人累计时间均在2月以上。新招录的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一年以上方可上岗,积累的实践经验可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在教师培训工作方面,学校每年采取“内修外培”形式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2015年以来,有 24人次参加国家级培训,87人次参加省级培训,266人次参加吉林市级专业培训,教师全员参加了吉林市教育学院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全员参加了永吉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信息化能力培训。教师培训规模的增大,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升,保证了学校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
(五)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加深。为促进校企合作,职教中心制定了《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工作职责》、《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工作职责》以及《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先后与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天津一汽华利汽车有限公司、吉林巨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016年,与长春市广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目前,首届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已顺利进入企业实习。在打开学生到行业企业实习实训“走出去”通道的同时,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拓宽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途径。邀请企业代表及技术人员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从职业道德到行业技能全面参与对学生指导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