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创建于1984年,原名平遥县职业学校。2009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视察后亲自命名为“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并改制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几代平遥现代人在“追求完美、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引领下,围绕“创晋中职教特色、塑山西职教品牌、办中国职教名校”的办学目标,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各项事业取得骄人的成绩,成为晋中教育的一张名片、山西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山西省“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在“成就每个人”的核心价值引领下,2020年1月,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围绕办好“公平有质量、类型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办学模式,系统设计了与学校需求相契合、与时代发展相接轨的“一二三四五”整体规划,规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20--2022年)主题为“继承与创新”,第二阶段(2023--2025年)主题为“突破和超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我省“六新”突破,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三教”改革,推动课堂革命。新时代赋予新内涵,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探索“双主体、全过程、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再升级,蹚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占地面积22.84万㎡,其中绿化用地面积4.96万㎡,运动场地面积2.5万㎡。建筑面积12.32万㎡,其中实验实训建筑面积2.7万㎡,阅览室建筑面积1800㎡,学生公寓建筑面积1.6万㎡。现有固定资产23535.6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570.51万元,教学用计算机1868台。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17.8万册,电子图书20万册,报刊总数89种,期刊总数246种。 学校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实施教师职级认证制度,培养了一支“专兼结合、校企互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双师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85.1%。现有教职工615人,其中专任教师489人,兼职教师98人,高级讲师112人,讲师184人,“三晋英才”2人,“晋中工匠”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8人、骨干教师14人、教学能手6人。建成市级以上名师工作室2个,校级名师工作室6个,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学创新团队6个。2020年4月,入选“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
学校瞄准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方向,紧贴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布局专业,建有美术、音乐、工艺、商务、机械、旅游6个系,开设19个专业,36个专业方向。在校学生5890人,教学班152个。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建有省级以上实训基地10个、示范专业4个、重点专业5个、特色专业1个、“1+X证书”试点9个、现代学徒制试点1个。建设校级精品课程23门,配套教学资源数2302个。在2018--2020年获得山西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含信息化大赛)一等奖4个,二等级2个,三等奖5个,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1个;获得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97个、二等奖61个、三等奖50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
学校贯彻“开放、创新、服务、多元”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双主体、全过程、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重点建设文化旅游类专业,服务平遥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汇聚40多家知名企业、行业协会、职教集团,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与山西华翔集团、平遥煤化集团等企业构建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文化共融”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并与俄罗斯恰克图市、德国黑森州、白俄罗斯等建立了合作培养关系。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6%左右,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 学校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建有占地700㎡的“平遥现代?万讯创客城”,打造双创人才孵化基地、文创产品研发基地、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