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偃师市第二高级中学位于偃师市缑氏镇缑氏村北部,北望白云岭,南眺伏牛山,东邻玄奘故里,西傍灰咀原始文化遗址。远离都市,环境怡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既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又有充满生机的现代气息。
偃师二高坚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向学生灌输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稳步进展,高考成绩连续五年稳居偃师普高前列,先后多次被授予“高考工作先进单位”“偃师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庭院化学校”、“依法治校先进单位”、“优秀党支部”等多项荣誉,是偃师普高唯一获得“洛阳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特色学校。
偃师二高全面贯彻党的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以“励志成才荣家报国”为校训,以“昔时守纪勤勉会学”为学生学风,以“崇德敬业博学卓越”为教师教风,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班子作风,坚持“质量立校、管理兴校、教改强校、培优荣校”的发展战略,以“促进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为培养目标。
学校要求全员教师参加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开展“比修养、比学习、比业绩,争当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争当服务标兵”的“三比二争”活动;召开优秀教师经验交流会和班主任经验报告会、表彰会;建立科学、高效、客观、公正、透明的《偃师二高教职工绩效综考核办法》,注重考核落实,在教师中形成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编撰校本教材《圣火薪传桃李园》,以在职教师的先进事迹、优秀论文集和学校的发展历程为题材,展示教师和学校的魅力,拉近师生情感,激励师生共同奋进。
截止2011年底,偃师二高有教职员工90名,其中高级教师7名,中级教师17名。
学校依托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大力加强德育教育。
首先,学校聘请洛阳师院原校长叶鹏、原偃师县首任文教科长李健永、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刘志清等老同志担任二高德育顾问,多次为师生们举办德育讲座。第二,在校园树立“偃师中学史迹碑”、“杨源懋先生纪念碑”,以先驱的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感染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准则和目标。第三,编辑《偃师二高素质教育丛书》,包括《〈升仙太子碑〉注》《洛神赋》《玄奘故里说唐僧》《中国女皇武则天》《女皇祭陵》《辛亥革命先驱杨源懋》《革命英烈王三江》《皮定钧将军的故事》《钢铁战士任西和》《泰山庙与偃师中学》《圣火薪传桃李园》《历史紧要关头的中国人》《故园述珍》《刘道安文集》《校园文化选粹》《杨源懋文集》《故都偃师文化介绍》等,让学生学历史,知偃师,爱家乡。第四,坚持每周举办时事讲座,办《激流》校报一百多期,每天开播“二高之声”校园广播,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德育教育环境。
经过认真细致扎扎实实的优良传统教育,师生政治素质和德育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学校被评为“洛阳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学校以体育为突破点走特色办学之路,在特色中追求教育质量, 在发展中实现教育公平。学校所在地缑氏镇素有“田径之乡”之称,1965年8月,学校田径队代表洛阳地区参加河南省中学生运动会,荣获全省总分第一名;1974年和1978年,洛阳地区第三届第四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都在偃师二高举办。恢复高考以来,偃师二高向北京体院、上海体院、武汉体院等高等院校输送了数百名优秀体育人才。因此,学校领导班子决定在加强德育智育教育管理的同时,依托学校自身优势资源,以体育为突破点和生长点,由“成就一点,特色一校”到“整合一致,浑然一体”再到“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学校聘请有“亚洲飞人”美誉的国家知名教练张秀嫩女士创办“河南省田径中长跑项目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在张绣嫩教练的严格训练指导下,学校代表队多次在全国中长跑竞赛中夺得好成绩,并多次取得偃师市万人万米迎新年越野长跑赛团体第一名。2012年,我校正式挂牌“偃师市田径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