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郏县第一高级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省级文明校园,始建于1956年,砥砺奋进,历经沧桑,发展为如今占地400余亩、拥有72个教学班、5200余名学生、在职教师318人的现代化学校。“花波相映、鱼光成趣”的人工湖,平整宽敞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集体供暖全覆盖的教室、寝室、办公室,便利的“郏县新站一郏县一高”985路城乡公交……丰厚的文化底蕴、雄厚的师资力量、一流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极为便利的交通,是莘莘学子圆梦的理想圣地!
郏县一高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离不开市、县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市委书记周斌、县委书记丁国浩、县长王景育、主管教育副县长吴红强、县教体局局长李洁等经常到学校调研指导工作,谋划发展宏图,指引前进方向,为学校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学校秉持“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在强化校本研究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研磨课、公开课、高效课堂、高考试题研究和模拟试卷命制、教师基本功等大赛活动,借力“三阶段七环节”高效探究课堂模式,积极参加省市县举行的各种赛课活动,营造浓厚教研氛围。学校注重“走出去,请进来”,远赴衡水,近到周边,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自我能力;适时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到校传经送宝,传播先进教学理念;借力河南省电教媒体先进技术,实施“空中课堂”教学。学校科研力量强、教研氛围浓,每年都有省市级科研课题立项、结题。学校被列为全国信息化教育科研试点单位。学校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参加各种探讨会、交流会,参加各种教学技能比赛,在“中国好教育中原联盟同课异构教学比武大赛” “全市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及市县优质课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318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博士、硕士生73人,党员教师101人,特级、高级教师99人,省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96人,省级骨干教师26人,省市级优质课教师、市优秀班主任208人,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拔尖人才51人。
学校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特长方面培养。在特长生培养上,任课教师在强化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同时,还专注文化课成绩的提升,采取“面批、面评、面改”的形式给特长生“开小灶”。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在国家级奥赛、竞赛中获奖,特别是在海军招飞工作中连创佳绩。近四年来,杨帅鹏、李文航、杨晨、张龙飞、张鹏刚、武文超等六位同学先后被海军航空大学录取,续写了我校连年海军航空大学榜上有名的华丽篇章。
为充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助力莘莘学子梦圆“双一流”大学,经河南省教育厅和郏县教育体育局批准,学校与郑州一中联合创办“卫星班”,学生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中原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卫星班”以“厚基础、强能力、活思维、重创新”为宗旨,着眼学生未来,立足活教活学,形成“以生为本,素质第一,优化个性,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致力为“双一流”大学输送优质生源。
学校坚持“追求卓越、低进高出”的教学指导思想,秉持“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管理理念,强化全天候“陪伴”,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有学生的地方,就有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身影,与学生一起“激情读书”“激情宣誓”“激情跑操”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为达到“1+1”大于2的教育效果,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以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适时邀请家长参与、感知日常管理;各班建立家长微信群,随时了解掌握学生日常动态和成长变化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已成为“家校共育”的一大特色。
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齐全,规格一流。每个教室内都安装有智慧黑板和闭路电视,电教室、多媒体室、微机室、实验室装备先进;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阅览室报刊种类齐全;学校还拥有标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校园”“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 “园林单位” “招飞工作先进单位” “示范家长学校”和平顶山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特色学校”“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 “高考质量奖”“基础教育先进集体” “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