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县高级中学,创建于1943年,始名私立惠济中学。
柘城县高级中学,相继更名为柘城县初级中学、柘城县第一初级中学 、柘城县红卫兵中学、柘城县五七中学,1987年定名为柘城县高级中学,并被定为商丘地区重点高中。
学校地理位置优越,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总计2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总计10万5千平方米,绿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老校区占地面积60余亩,建筑面积25870平方米,绿化面积占校园总面积的近50%。
拥有3栋教学楼,2栋办公楼,1栋科技楼,1栋实验楼,3栋学生寝楼,8栋教工家属楼,1栋餐厅楼,2个多媒体报告厅,6个实验室;图书馆、教工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档案室、资料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荣誉展厅、大小会议室窗明几净;心理咨询室、卫生室、法制办公室、文明创建办公室、校园网、家长学校、教工健身活动室等一应俱全;操场铺设有300米环行跑道,设施齐全。新校区占地面积265亩,有1栋综合办公楼、3栋教学楼、6栋学生宿舍、1栋餐厅以及超市、体育场、附属设施等,总建筑面积约9.3万平方米。
柘城县高级中学在注重办学质量提高的同时,本着“软件先行,硬件跟上”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大跨步,想方设法,扩大经费投入,使及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优化了教学手段。学校建有多功能语音室、微机室、SCS校长办公自动化系统、音频发射台、计算机教室和拥有400多个座位的多媒体电教室,开设了软件编辑室;
2、净化了学校周边环境。使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服务区、家属区等五区合理规划截然分开,封闭管理互不影响。
柘城县高级中学
3、美化了校容校貌。校内修建有花、花园、塑像、文化长廊、高杆吊灯、硬化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米,使整个校园美起来了,绿起来了,亮起来了,同充满朝气的柘高师生一起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4、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内容充实,拥有藏书11.8万册,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10个,仪器设备达国家规定的一类标准,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100%;体育设施先进,建有柘城县第一个高规格的操场。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悠悠六十载,学子灿如星。六十多年来,柘城县高级中学共培养出毕业生三万多名,向高校输送新生一万多名,80年以来,在高考中升学人数十二次名列商丘地区第一、三次第二,先后涌现出二名河南省高考状元、九名商丘市高考状元,一千多名学生在国家、省、市级竞赛中获奖。学校先后有三位校长分别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河南省劳动模范,六位教师分别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模范、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一位教师当选为河南省人大代表。学校培养毕业生五万多名,向高校输送新生三万多名,有五千多名学生在国家、省、市级竞赛中获奖。1980年以来,学校高考升学人数十二次名列商丘市第一,先后涌现出9名商丘市高考状元、2名河南省高考状元,分别是1990届的李德锋、1999届的刘宇宙。每年有一百多名学生考入全国名牌大学。考入北大、清华的有50多人。五次因高考成绩突出被柘城县人民政府、商丘市教育局通令嘉奖,被誉为“豫东教苑的一颗璀粲明珠”、“惠济河畔清华园”。2006年2月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柘城县高级中学 是一所省示范性高中,全称为“河南省柘城高级中学”,以便与“柘城县第二高级中学”加以区别。多年来该校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守“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争创名校”的办学思路,以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要求,高效率运转,结合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创建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全面提高了教职工的整体素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入学人数连年攀升,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和向心力,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三次被评为“国家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六次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工作和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五次因高考成绩突出被柘城县人民政府、商丘市教育局通令嘉奖。是商丘市“文明单位标兵”;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生培训基地”;
“郑州大学优秀生源培养基地”;
“美国哈佛大学基金董事会会员学校”;
“李阳疯狂英语培训基地实验学校”。
学校先后被《河南日报》、《教育时报》等媒体誉为“中州名校”、“豫东教苑的璀璨的明珠”、“惠济河畔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