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渠县艺烽双语学校成立于2002年,是经教育局批准开办的一所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学校。该校教学设施齐备,组织机构健全,开设有校园电视台,双语广播站、文峰文学社等,建立了舞蹈、声乐、器乐、等兴趣小组。该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双语(英语和普通话)作为教学和日常交流语言,强化英语、计算机教学、体现艺术特色。
渠县艺烽双语学校坐落于蒙山之麓,渠江之畔,渠县东城开发区的黄金地段。学校坚持“为国育才,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以“树德、善思、博学、创新”为校训,形成了“严谨、乐教、求实”的教风和“自信、勤学、善思”的学风。牢固树立“以生为本,开发潜力,面向未来,特色兴校”的教育理念,以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严格科学的管理,闻名遐迩,得到了各级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与广泛赞誉。渠县艺烽双语学校是省先进办学单位是一所集幼儿、小学、初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学校,位于渠城东大街文峰路,占地面积50 余亩,并在渠县平桥开设分校。
该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学校规模上台阶渠县艺烽双语学校是经教育局批准并直属教育局管理的民办学校,学校于2002年自建校舍,经费来源合法、稳定学校正持续发展。学校占地面积13000余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680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房8580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3500平方米,生活用房9820平方米,其它用房2780平方米,校舍建设符合国家建筑标准,无危房。生活用房,厨房、厕所,设施设备符合卫生标准,两个饭堂宽敞明亮,座位能满足师生用餐;学生宿舍生均使用面积不少于1.5 ㎡ ,学生宿舍设有值班室,有专门的值班人员。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开;配有宽带网、闭路电视、小卖部、澡堂等满足师生需要的公益性生活服务设施;周边100米范围内无危及师生健康的污染源;绿化覆盖率25%以上。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满足新课程需要且符合省定标准的教学、办公用房。配备了优良的体育、音乐、美术器械,配备了理化实验仪器,每个教室配备了有线广播以及闭路电视系统。微机室装备了200多台计算机。学校运动场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包括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标准跑道、室内练功房,为师生的课外活动提供了优良的运动场所。语言教室、科技活动室、形体室、图书室、医务室等。实验仪器准备保管室、劳动技术教室,心里咨询室等教学和教学辅助场所,建有“留守学生之家”。按省规定配齐了团队、少先队各种设施设备。学校建有局域网,教辅室及行政、办公室互联,能满足教学和学校管理需要;多媒体教学软件资源和学生计算机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为国育才,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牢固树立“以生为本,开发潜力,面向未来,特色兴校”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制订的课程计划,小学开设语、数、外、社会、品德、科学、体、音、美、口语、信息、心理等课程;初中开设语、数、外、物、化、政、史、地、生、体、音、美、信息、演讲、劳技、心理等课程;同时,我们在下午第3节课后以音乐、美术、体育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周二、周五学校校园广播播音,每天下午有课外活动,如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形成较完备的课内外教育体系。
学校有一批从全县各中小学及省外遴选出的德才双馨的46 名教师,其中本科生31人,专科15人,省骨干教师2人,市骨干教师10人,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共12人,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1人。2010年5 月,汪洪丽老师代表教育局八所直属学校在全县英语教师赛课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兴校的战略,把师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教师队伍建设提到重要位置,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教师主动发展。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尊重广大教职员工的知情权和其他民主权利,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对学校建设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让大家能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接受或参与学校改革。每年应定期举行教代会例会,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学校对教职工的奖惩、评优都要通过行政会议研究,并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杜绝人情评优等现象的出现,给每一位员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保障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顺利开展。